第112章 李代桃僵_铁肩柔情
笔趣阁 > 铁肩柔情 > 第112章 李代桃僵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2章 李代桃僵

  大牛这边的事完满结束之后,陈池老人当然就知道何晓军下来的就是要说服自己,让他接受餐馆的股份。

  本来只是抱着帮何晓军一把的心态,投资入了这家餐馆,所以,陈池老人当天已经表明了自己只占餐馆的两个房间和在餐馆白食,不参与分红。

  腰缠万贯的陈池老人,当然就不把眼前这些在常人眼中已经不算少的钱放在眼里,而餐馆的小楼,暂时没有打算在国内定居的他,当然也不会想要什么产权。嘿嘿,雕楼那么大的产业,都已经空置了,还在乎那半栋的小楼?

  打定了主意不接受何晓军任何分红提议的陈池老人,他也没有作声,静待何晓军开口。

  口才,也是检验一个人才华的标准嘛,陈池老人就是想看一看屡屡给你惊喜、让他特别欣赏的这个年青人,会用什么办法来说服自己?

  何晓军望定了陈池老人之后,并没有马上就跟他说什么股权和分红,而是问了一个让他出乎意料的问题。

  何晓军问陈池老人,问他准备怎么安排他的小姨子梅姨?

  被何晓军这个与现在不搭界的问题弄愣了一下的陈池老人,告诉了何晓军说,他在给何晓军他们办到“金山”劳工的手续时,也给梅姨办了,他要带梅姨到“金山”去,一是方便自己以后照顾她的生活,二是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梅姨以后能享享清福。

  知道了陈池老人的打算之后,何晓军才对陈池老人说到了股权上去。

  “陈伯,以您现在这样的环境,您肯定就不会回国居住了,因此,这餐馆的小楼对您老来说,您要了也没用,所以,小楼就不划给您了。不过,三楼那两个房间我会留住,您喜欢什么时候住就什么时候来住。”

  何晓军这合情合理的话,陈池老人当然就点头赞成。

  “按分配方案,您老不要小楼,应该分上六百多块的光洋。”何晓军摆手截住了陈池老人正要说出口的话,把他要说的话抢先给说了出来。他说:“陈伯,您老肯定就想说,我不要这份分红,是吧?”

  待陈池老人点头确认后,何晓军才继续说道:“陈伯,或许,这份钱并不放在您老的眼里,但它却确实是因您老的投资,才得到的收获。”

  何晓军再次摆手截住了陈池老人的话,继续说道:“陈伯,我知道您想说,您的这份投资是为了帮我。好,您不要这份分红也没有问题,我就当您的投资是帮我的。但既然您帮了我,我是否也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帮您一次?”

  陈池老人就奇怪,自己有什么需要别人帮呢?

  “陈伯,您年老走路不便,所以,我准备帮您一个小忙,就是帮您跑个脚,给您与梅姨买船票,您说好吗?”

  由于那时的海山还没有客运码头,市里才有航运,所以,船票就要到离宁城有好几十公路之外的市里去买。

  让一个老人来回坐百多公里的火车,再跑好几里的路,才能买回船票,确实是极不方便,所以,陈池老人也没有什么想,就答应了何晓军。

  “那就这样说定了,您老与梅姨的船票,就由我来买。”

  买船票好像与股权、分红的事没有关系呀,何晓军他怎么就把这两件事混到了一起谈呢?脑子急转了片刻的陈池老人,马上找出了其中的关键,就是买船票的钱。

  何晓军说的船票由他来买,就是要出钱替自己两人买船票了。一张去“金山”的船票价格,在当时高达两百多个大洋。也就是说,何晓军跟自己打了个马虎眼,把分红转嫁到了船票上。

  陈池老人想通了关键之后,就笑着对何晓军说:“阿军你这就不对了,跟我还要耍心眼,把分红转嫁到船票上。”

  “陈伯,我这不是跟您老耍心眼。您老帮我那么多,既出资我开餐馆,又帮我办去‘金山’的手续,如果不为您做点什么,受了您这么大恩惠的我,就会时刻感觉不安。”何晓军诚恳地对陈池老人说道:“陈伯,在国内,我能一您做的,就只有买船票这样的琐事,等到了‘金山’之后,我再出力帮您做更多的事。”

  “阿军,其实我也没有白帮你呀,我不是每天都在这里白食?而且,你不也帮过我修车、修手表?”

  “陈伯,那些都只是小事而已?”

  “那我出点钱,也是小事呀。”

  “陈伯,既然我们都已经在相互帮助了,这事就这样算了,您也不想我每日不安而精神恍惚,导致做不出美食来招待您老吧?”

  对何晓军的不贪,陈池老人更是欣赏。最后,他只好接受何晓军这个分红的转换方案,免得让他精神恍惚而做不出美食,令自己缺失了口福。

  大老难的、在其它地方肯定就见不到的把利益往外推的股权与分红,终于在何晓军那李代桃僵的计策里,得到了完满的解决。

  虽然,县城的“新年墟”只延续到年初八的那天,但“新年墟”之后,只是四乡到来县城的人少了许多,县城的新年气氛并没有减弱,何晓军他们的餐馆也还一样的兴旺。

  新年的气氛,一到延续到了正月十五的那天吃过了元宵,才算淡了下来,让高节奏忙碌了半个月有多的何晓军他们,终于可以松一口气。

  正月十五闹元宵过后的第一个节日是“二月二”。

  何晓军从前世的资料中知道,不少的地方称“二月二”是龙抬头的节日,但他在海山却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。

  何晓军只知道在“二月二”的那天,海山当地的人都会做一种叫“艾糍”的食品来拜祭祖先和供家人食用。

  “艾糍”,用一种叫“艾”的植物叶子,晒干后磨成粉与面粉合在一起做成。

  这种叫“艾糍”的食品,是海山的一种特色,它的味道怪怪的,很特别,就像榴梿一样,有人欢喜有人讨厌。而且,传说这种叫“艾”的植物叶子,还有驱湿旺血的功效,所以,喜欢这种食品的人还是不少。

  何晓军记得在他的前世时,宁城里就每天都有“艾糍”卖,供一些喜欢这一口的人吃。而且,不少从国外回来的华侨,还会专程到那些有“艾糍”卖的地方,买上一些这种食品品尝。

  长年在外的陈池老人,属于那种喜欢这种味道的人,他尝过了阿梅与梅姨她们应节做的“艾糍”之后,赞口不绝,并吃个不绝口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