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 李文正公(特鸣谢书友 月下新柳 的_大周帝国:开局诛杀赵匡胤
笔趣阁 > 大周帝国:开局诛杀赵匡胤 > 第207章 李文正公(特鸣谢书友 月下新柳 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7章 李文正公(特鸣谢书友 月下新柳 的

  不一刻,曹彬和杨业在太监和禁军带领下步入延福殿来。

  见礼后,曹彬开门见山道:

  “启禀陛下,臣此次求见是为了杨业之事。

  陛下命杨业入龙骧军第四兵团,臣自问对他尽职尽责。

  如今杨业定要辞官回家,臣劝说不住,不敢有负陛下所托,因此前来上禀陛下。”

  柴宗训点了点头,看向杨业道:

  “杨将军,此次北伐燕云,你颇立战功,为何这才刚一回京,便要辞官归隐了?

  难道是嫌朕给你的奖赏不够吗?”

  杨业吓了一跳,赶忙行礼道:

  “陛下给臣的奖赏极厚,将臣连升数级从千户破格提拔为一军军长,臣感激无已。

  只是臣少时即从军,身披数创,此次燕云大战下来,颇感力不从心矣,因此向陛下请辞官归隐。”

  柴宗训打量了杨业周身上下数眼,见他气势沉凝,脸色如常,并不像是因伤病困扰的样子。

  柴宗训正迟疑间,忽在杨业眼中看到一丝落寞神色一闪而过。

  柴宗训心中一动,道:

  “曹爱卿为人细致,很好!这便退下吧,朕自己来问问杨将军。”

  待曹彬行礼退出殿后,柴宗训看向杨业道:

  “杨将军,朕观你气色,并不像是为伤病所扰的样子。

  你想要辞官归隐,究竟是有何原因?不妨对朕直言。

  杨将军武艺超群,统军有方,燕云之役,这才刚刚为朕大周社稷展露头角,建立功业就在不久后。

  未来朕定不会吝惜厚赏杨将军的功劳。”

  杨业脸露感动之色,见皇帝话已说到这份上,确可见对自己的心中重视。

  杨业嗫嚅道:

  “陛下乃一代明君,臣得陛下如此信重,那臣也只得冒死说了。”

  柴宗训点头道:

  “杨将军放心说来,朕对忠心于朕大周社稷之臣向来重用,从不会对臣下乱加惩罚。”

  杨业迟疑再三,终于开口说道:

  “陛下,臣在攻打幽州时,杀了辽国大将萧咄李,而如今…如今陛下纳了耶律和古典为妃,宠爱有加。

  臣是担心…担心以后陛下会治罪于臣,祸及家族,因此想要告病还乡,隐姓埋名!”

  柴宗训愣了2、3秒才反应过来,笑道:

  “杨将军,你是担心以后朕听了耶律和古典的枕边风,为杀萧咄李之事治罪于你?”

  杨业不无尴尬的点头应是。

  柴宗训沉思片刻,心想以自己对耶律和古典的宠爱愈来愈深,而耶律和古典虽对自己曲意逢迎,但却难保不痛恨杀了她夫君、令她从辽国公主沦为大周俘虏的杨业。

  未来耶律和古典若是要求自己治罪杨业,还真是难说会否拒绝她。

  柴宗训笑道:

  “杨将军放心!朕岂会将社稷军国大事与后宫妃姬之事混为一谈?!

  杨将军今日即已提醒于朕,朕答应你,末来绝不会就杀萧咄李之事怪罪于你。

  朕未来恢复汉唐旧地,开疆扩土,杨将军皆大有用武之地!”

  杨业心中大安,他本也舍不得就此放弃大好前程,也是希望皇帝柴宗训能明辨是非,这才愿意跟随曹彬前来觐见,预先委婉提醒皇帝。

  杨业行礼谢恩后,柴宗训道:

  “杨将军,朕大周早已废除官员的“推举制”,任何人尤其是权贵之家的后人,皆不得不经科举为官。

  朕听闻爱卿的长子杨延昭年已十六岁,德才兼备,已中武举。

  朕希望明年在武进士的榜上能看到他的名字。”

  杨业大喜,皇帝对一个武将如此恩宠乃是极为稀少之事,虽然杨业不知为何柴宗训从一见面就很信重自己,但此刻当然是立行大礼谢恩。

  杨业前脚刚告退出殿,一名殿前太监快步走进殿来,脸有惶急之色的禀道:

  “启禀陛下,李相之子李承休前来京城报丧:今年四月下旬间,李相在家乡闻陛下“燕云战役”大捷,大喜下乃在莒国公府设宴款待家乡父老庆祝,在酒宴上李相兴致极高,多饮了几杯,不想于当晚睡梦中而逝。

  其家人早上才发现,其子李承休在家中为父操办丧事后,前来汴京面圣。”

  柴宗训心中一痛,想到登极之初,全靠了李涛和王著二人为自己出谋划策,厘定大局,李涛尤为倚重。

  在自己大周帝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,李涛才干出众,主理朝政,令全国吏治廉洁高效,以有经济兴盛、国库丰盈,才有统一天下的坚实基础。

  柴宗训召李涛之子李承休进殿,叹息良久,命七弟燕王柴熙诲和吏部侍郎李沆前往李涛家乡吊唁,追赠李涛为“莒国王”之礼下葬,为之罢朝三日。其子李承休继“莒国公”爵。

  与朝中大臣合议后,谥李涛为“文正”。

  李涛生于898年,薨于开熙十五年(974年),终年七十六岁。

  古代皇帝、大臣死后都会有谥号,就是对其一生的功过盖棺定论。

  在唐代以后,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,文人做官后,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--文正。

  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,是不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的。在历史上,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,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。

  文官杰出的人员,谥号以“文”开头,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,依次是“正忠恭成端恪襄顺”等。

  武官杰出的人员,谥号以“武”开头,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,依次是“忠勇穆刚德烈恭壮”等。

  如果兼任文武官,按通谥规则,以“忠”开头,第二字依次是武献肃敏等。

  “文正”是一个文官所能得到的至高荣誉了。

  (作者按:文正起先为文贞,魏征是第一位获得“文贞”的名臣。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,初年的几位大臣,像李昉、王旦都被谥为文贞。到宋仁宗的时候,因为宋仁宗叫赵祯,为了避讳,文贞才改为文正。

  小说行文,此处不细辨了。)

  李承休感激涕零,拜别皇帝柴宗训回到家乡后,严格督促其二子向学。

  李涛家族在大周帝国,后来的八百余年间又出过5名首辅或阁老,得以福泽绵延,与大周帝国相始终,直到十八世纪大周施行“君主立宪制”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